軍旅憶往/難忘戍守金門的3項任務
民國四十四年五月間,我隨陸軍第三十二師赴金門,擔任戍守金門地區的任務。
那時國、共對峙,戰雲密布,兩岸情勢劍拔弩張,白天常可見到共軍從對岸射來的砲宣彈,轟隆一聲,傳單散落滿地。入夜之後,四處仍不時有照明彈爆炸聲響,空中閃耀著大片亮光,照得大地通明。在那充滿硝煙、火藥氣息的氛圍中,我的生活步調雖忙碌、緊張,但又覺得十分刺激、亢奮。在金門這段時間,上級交付給我的任務有三:出刊油印報、製作及放映幻燈片、夜間查哨。
首先是「出刊油印報」。我們陸軍第三十二師駐紮在臺灣本島時,本來有一份八開鉛印的《實踐報》,但到了金門後,因找不到印刷廠,迫不得已,只好採用蠟紙油印。可是蠟紙油印受篇幅限制,可容納字數過少,不符實際需求。經討論後,決定改為雜誌型的油印報,每半個月出刊一次,內容包括社論、時勢分析、戰地風光、好人好事、副刊園地等,可說是「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」。
每逢節日、慶典或軍友社前來勞軍或大專學生組隊參訪,報刊便用彩色油印,顏色鮮豔,字跡醒目,看來倒也別致,把當時戰地「有什麼用什麼」的要求完全彰顯出來。
再來是「製作、放映幻燈片」。製作及放映幻燈片是為了康樂隊表演時,襯托演出效果的一種措施。製作幻燈片時,先把兩片大小一樣的玻璃片疊在一起,並在其中一片玻璃上畫圖案,再將剪裁過的彩色玻璃紙黏在玻璃片上,這樣一來,康樂隊隊員表演唱歌、跳舞時,只要放映幻燈片,便會顯現五彩繽紛的效果。戰地生活枯燥,這種別開生面的康樂活動,對調劑官兵身心、提振士氣產生了一定的作用。
最後是「夜間查哨」。為強化防務,掌握動態,由司令部軍官編成查哨小組,我也是其中一員,每天晚上都坐著吉普車,不定時、不定點去防區查哨。
那時「水鬼」摸哨的傳聞甚囂塵上,我方在防堵方面,採取「步步為營」的策略。將防區碉堡與碉堡間的鐵絲網連起來,並掛上鈴鐺,形成一條嚴密的封鎖線。敵方水鬼潛水上岸後,只要碰到鐵絲網,便鈴聲大響,鄰近的哨兵聽到鈴聲,可立即過來圍捕,使敵方水鬼無所遁形。
雖然在金門前線服役只有短短兩年時間,但我在那裡擔任的職務,可說是我生命中最特殊的經歷,如今想來,其中點點滴滴,仍難以忘懷。
【作者速寫】游添郎,民國四十二年考進政戰學校(今為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)二期藝術系,服役三十三年。退伍後,曾任高職美工科老師和廣播電臺專員。
(點閱次數:151)